李红艳新书出版:剖析中国乡村文化实践新形态
水矿集团分别与工银投资等7家债转股实施机构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与工行贵州省分行等15家金融机构债权单位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
产地:弱势运行12月27日,汾渭大同5500大卡动力煤估价435元/吨,环比持稳。浙江某贸易商表示,山西煤(CV5500,S1.0)报价585元,今天有下游询货(CV5000,S1.0)的还盘495元。
山西长治某煤矿表示,洗沫煤(CV5200,S4.8)车板含税445元/吨。山西朔州某煤矿表示,末煤(CV4500, S1)车板含税337元/吨,(CV5000, S1)车板含税397元/吨。鄂尔多斯地区整体价格暂稳,矿方表示目前下游电厂及站台的采购积极性不强,需求支撑不强,矿上仍有降价压力。鄂尔多斯5500大卡动力煤估价329元/吨,环比降1元,榆林5800大卡动力煤估价398元/吨,环比降1元。陕西榆林榆阳区末煤价格暂稳,部分煤矿表示近期拉煤车有所增加,价格小幅探涨5-10元,神府地区部分煤矿价格持续下跌,块煤销售较差,部分煤矿价格下调10-20元不等,目前小矿年底停产减产,以销售库存为主。
山西晋北地区销售较差,部分矿降价10元后销售依旧没有明显好转,部分矿表示目前港口电厂库存较高,压价明显,价格仍将延续下行趋势。下游需求支撑不足 坑口煤价弱势运行。具体来看,动力煤市场延续下行走势,焦煤市场近期也出现一定下降。
调入方面,随着坑口价格逐步下跌,港口平仓利润逐步打开,中小户正常发运,调入量相对平稳。近期下游电厂、焦化厂采购积极性都不高。当前环渤海港口整体调出低位运行,下游电厂高库存下采购缓慢,市场后期难有大规模采购,环渤海港口库存以稳为主临近年末,不少煤矿接近完成生产任务,但在连续环保检查后,目前局域内煤矿产量也相对稳定。
其次,随着市场看空氛围逐渐蔓延,二港市场煤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贸易商囤货心理受挫,北上拉运情绪不高。本期中国煤炭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东北、蒙东地区】蒙东产地褐煤市场整体呈现弱势维稳。【西南地区】煤炭市场价格暂时维持稳定。截至12月13日,湖北18家统调电厂合计存煤455.7万吨,较上周下降11.4万吨;截至12月11日,湖南省电煤库存498.81万吨,较上周下降51.1万吨。后续电厂日耗走势尚待观察,但从当前天气预报情况来看,继续上涨稍显乏力。
短期预计环渤海动力煤市场价格继续下行。当前环渤海港口整体调出低位运行,下游电厂高库存下采购缓慢,市场后期难有大规模采购,环渤海港口库存以稳为主。受寒流天气影响,电厂日耗快速上升,地方电厂采购积极性有所回升,鄂尔多斯地区矿上整体销售情况继续好转,而个别矿因库存偏高仍在补降,煤价整体弱势维稳。从数据上来看,虽然进口量持续下降,但在进口煤受限之下,实际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同时国内原煤产量持续增长也使得煤炭市场整体继续呈现供应略显宽松的局面。
截至12月14日,环渤海四大港区主要港口合计库存为2360万吨,环比上期增加18万吨。【西北地区】陕蒙地区动力煤市场持续弱势。
调入方面,随着坑口价格逐步下跌,港口平仓利润逐步打开,中小户正常发运,调入量相对平稳。具体来看,动力煤市场延续下行走势,焦煤市场近期也出现一定下降。
11月全国原煤产量3.15亿吨,同比增长4.5%,1-11月原煤产量32.14亿吨,累计增长5.4%。环渤海港口,近期沿海电厂日耗持续上升至75万吨/天附近,带动港口价格短暂微涨,但成交情况不理想,下游整体采购意愿不强,港口现货价格再次进入下行节奏。【中南地区】连续低温天气使得用电负荷持续上行,日耗煤量较高,在前期高库存策略下本周进煤量并未出现波动,电厂库存出现下降。根据监测数据测算,12月14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为166.6点,比上期下降0.4点。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民营煤矿地销继续承压,小幅下调部分煤种出矿价格。整体供需两弱,部分煤矿因销售压力,价格零星下跌。
一方面,在区域产能正常释放的大背景下,下游电厂高库存持续制约产地采购活跃度提升,临近年底,大型煤企已基本完成全年任务指标,价格调整意愿不强。本周沿海电厂日耗快速回升并没有引起边际需求增量的大规模释放,贸易商挺价信心遭受重创,同时伴随下周气温逐渐回暖,预计下周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下跌幅度将加大。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地区煤炭市场本周呈现弱稳局面。本周煤炭进口量和原煤产量数据相继公布:11月进口煤炭1915.3万吨,1-11月累计进口量27118.7万吨,增长8.3%。
【环渤海港口】下游电厂日耗受冷空气影响快速回升,但库存持续高位运行,市场煤采购疲软,导致调出量低位运行。近期下游电厂、焦化厂采购积极性都不高。
产地方面,煤矿价格整体弱势维稳,部分地区受近期寒流天气影响,供暖采购增加,销售状况有一定好转。炼焦煤方面,价格稳中有降,焦煤供应目前整体比较稳定,下游焦企在价格连续下降后,也减少了部分焦煤采购计划,整体市场呈现弱稳局面。榆林地区整体销售不佳,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环保影响,榆阳地区矿上前两天集体降价后销售依然冷清,煤价仍有下行压力。【华东地区】本周受冷空气活动频繁,华东省份出现大雪降温天气,居民用电负荷加大,但沿海电厂库存高位采购有限,并未拉动区域内煤炭价格
时隔一年,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装备中国制造再次见证了神东自主研发世界领先采煤装备的奇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神东在陕蒙晋能源三角区快速崛起,建成我国首个2亿吨商品煤生产基地,拥有16座安全高效矿井,累计贡献优质煤炭超过27亿吨,创新驱动成就了享誉国内外的世界级新型煤都。
从此,我国煤炭掘进技术站在了世界的制高点。以累计生产27亿吨煤炭,实现利税3318亿元,主要指标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实干成绩,向祖国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目前,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公司所有装备的国产化研发、制造。3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科技创新发挥了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作用,创新引领神东走上了安全、绿色、智能发展的快车道,创新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从蓝图迈向实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此前,神东矿井最大采高是2017年落成的补连塔煤矿8米大采高,以总装机功率11875千瓦、采高7.8米,创出两项世界纪录,其中的大型零部件国产化已是备受行业瞩目的焦点。神东实施科技兴安,投入130多亿元安技措资金,完善了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提高了矿井安全保障能力。30多年励精图治,30多年沧桑巨变。
2015年,哈拉沟煤矿12201工作面运输顺槽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项目实施成功。与此同时,神东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实现了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掘锚机等主要采掘设备的国产化,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回首过往,神东在采煤领域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30多年来持续行业领跑。从8米到8.8米的0.8米、中国制造不但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一次性采全高的技术空白,也为其它类似赋存条件下井工煤矿特厚煤层安全高效掘进、回采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经验。
其中《神东现代化矿区建设与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幸与神舟五号同台领奖。1995年,大柳塔煤矿引进全国第一套综采装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800万吨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